Allora:自我改進的去中心化AI網路
Allora白皮書由Allora Labs核心團隊於2024年發布,旨在回應當前人工智慧領域中心化、不透明和資料孤島的痛點,探索去中心化AI的新範式。
Allora的白皮書主題為「Allora:一個自我改進的去中心化機器學習智慧網路」。Allora的獨特之處在於其通過「推理合成」機制,結合社群構建的機器學習模型與情境感知調整,實現持續自我改進的去中心化AI網路;Allora的意義在於它為Web3和企業應用提供了一個通用智慧層,奠定了去中心化應用(DApp)生態中可驗證、透明且可擴展AI的基礎。
Allora的初衷是打破專有AI的壁壘,創建一個開放、可驗證且經濟驅動的去中心化智慧層,以支持和改進人類社會。Allora白皮書中闡述的核心觀點是:通過結合情境感知能力和差異化的激勵結構,Allora網路能夠超越單一模型的侷限,實現自我改進的去中心化機器學習智慧,從而提供高度準確且可驗證的預測。
Allora 白皮書摘要
Allora是什麼
朋友們,想像一下我們生活在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人工智慧(AI)無處不在,從手機上的語音助理到推薦你看什麼電影的演算法。但這些AI大多由少數大公司控制,就像一個個獨立的「資訊孤島」,它們之間不怎麼交流,也不太能互相學習。這就好比每個大公司都有一群非常聰明的專家,但他們各自為政,無法形成一個更強大的「智囊團」。
Allora(項目簡稱:ALLO)項目,就像是搭建了一個開放的「全球AI智囊團」網路。它是一個自我進化的去中心化人工智慧網路,目標是讓各種AI模型能夠互相協作、學習,從而提供更智慧、更準確、更安全的預測和洞察。你可以把它看作是一個「AI模型的大市場」,任何需要AI預測的應用(比如去中心化金融應用、預測市場、或者其他AI程式)都可以在這裡找到最合適的「AI專家」來解決問題。
簡單來說,如果你想知道比特幣明天的價格會怎麼變,或者某個事件發生的機率有多大,你不需要自己去研究複雜的AI模型,也不用信任某一個中心化的AI服務。你只需要向Allora網路提出你的問題,網路就會自動協調多個AI模型,共同為你提供一個經過集體智慧驗證的答案。
項目願景與價值主張
Allora的願景是成為人工智慧領域的「智慧層」,讓智慧變得可編程、自適應,並且人人可及。它希望打破傳統AI系統那種「各自為政」的局面,讓資料、演算法和運算能力不再被少數巨頭壟斷,而是能夠在一個開放的網路中自由連接和協作。
Allora希望解決的核心問題是:目前大多數強大的AI智慧都集中在少數科技巨頭手中,資料、演算法和運算資源都是孤立的,這限制了AI的潛力和應用範圍。Allora通過建立一個開放的網路來解決這個問題,讓不同的AI模型能夠相互評估、相互學習,從而形成一個更強大的集體智慧。
與同類項目相比,Allora有幾個獨特的亮點:
- 自我改進的能力:網路中的AI模型會互相評估和學習彼此的表現,就像一個團隊不斷進行內部評審和培訓,從而持續提高整體的預測準確性。
- 情境感知:Allora不僅會看AI模型過去的表現,還會根據當前的具體情況來評估和組合模型,確保在任何特定情境下都能選擇最合適的模型來提供預測。
- 目標導向:用戶不需要關心具體是哪個AI模型在工作,只需要明確自己想要達到的預測目標,Allora網路會自動選擇和整合最佳模型來達成目標。
- 可驗證的AI(zkML):Allora利用一種叫做「零知識機器學習」(zkML)的技術,可以在不洩露AI模型內部工作原理或資料隱私的前提下,證明其預測結果是準確無誤的。這就像是AI模型在不公開「秘密配方」的情況下,向你展示了它做出的「菜餚」是符合標準的。
技術特點
Allora的技術核心是一個去中心化AI和機器學習協議,它利用區塊鏈技術來協調和激勵網路中的參與者。
它的架構就像一個模組化的積木系統,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 主題(Topics):網路中的任務被組織成一個個「主題」,每個主題都專注於解決一個特定的問題,比如「預測比特幣價格」或「分析市場情緒」。
- 三層架構:
- 推理消費層:這是用戶與網路互動的介面,用戶在這裡提出他們的AI預測需求。
- 預測與合成層:這是網路進行核心運算的地方,各種AI模型在這裡生成預測,並進行整合。
- 共識與激勵層:這一層負責獎勵那些為網路做出貢獻的參與者,並維護網路的整體安全和治理。
- 網路角色:
- 工作者(Workers):他們是提供AI預測的「AI模型專家」,也會預測其他工作者的表現。
- 評估者(Reputers):他們是獨立的「裁判」,根據真實世界的資料來評估工作者提供的預測是否準確。
- 協調者(Coordinators):他們負責收集和整合所有工作者的預測,並根據評估者的反饋,通過加權合成的方式,得出最終的、最準確的集體預測。
- 驗證者(Validators):他們負責運行網路的基礎設施,確保網路的正常運作和安全。
- 推理合成機制:這是Allora的核心創新之一,它能夠連接、評分並預測網路中不同參與者的表現,從而生成最準確的推理結果。
- 零知識機器學習(zkML):這項技術使得AI模型的預測結果可以在鏈上被驗證,同時保護了模型的隱私和智慧財產權。
- Cosmos架構:Allora建立在Cosmos生態系統之上,這使得它能夠更好地與其他區塊鏈項目進行互操作,尤其是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領域。
- 代幣符號:ALLO
- 總供應量:1,000,000,000(10億)枚ALLO代幣
- 初始流通供應量:大約20.05%(即200,500,000枚ALLO)
- 代幣用途:
- 支付:用戶需要使用ALLO代幣來支付獲取AI預測結果的費用。
- 質押(Staking):參與者可以質押ALLO代幣來維護網路安全,並獲得獎勵。例如,驗證者和評估者需要質押代幣才能參與網路,而普通用戶也可以將代幣委託給他們來賺取收益。
- 治理:ALLO代幣持有者擁有網路的治理權,可以對協議的升級和新主題的引入等重要事項進行提案和投票。
- 獎勵:工作者、評估者和其他貢獻者會根據他們對網路貢獻的品質和準確性,獲得ALLO代幣作為獎勵。
- 註冊費:工作者和評估者在參與特定主題時,可能需要支付ALLO代幣作為註冊費。
- 發行機制:ALLO代幣的發行遵循類似比特幣「減半」的曲線,以確保供應的長期可預測性。同時,網路產生的推理費用也會抵消一部分代幣的排放。
- 代幣分配:
- 早期支持者:31.05%
- 網路排放:21.45%
- 核心貢獻者:17.50%
- 基金會:9.35%
- 社群:9.30%
- 生態系統與合作夥伴:8.85%
- Allora Prime質押獎勵:2.50%
- 按需付費(Pay-What-You-Want, PWYW):Allora網路採用一種靈活的按需付費模式,允許代幣持有者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偏好,為AI推理服務設定費用。
- 團隊:Allora的核心貢獻者是Allora Labs(前身為Upshot),這是一個在AI和加密領域有創新經驗的團隊。項目的聯合創始人包括Nick Emmons(首席執行官)和Kenny Peluso。團隊成員約有30人,涵蓋軟體開發、工程、市場行銷、金融以及博士級別的學術研究等多個領域,分布在全球各地。
- 投資者:Allora得到了多家頂級加密風險投資機構的支持,包括Polychain、Framework、Blockchain Capital、CoinFund、Delphi Ventures、dao5和Distributed Global等。
- 資金:Allora通過多輪融資,總共籌集了約3,250萬至3,500萬美元的資金。其中包括種子輪125萬美元、A輪750萬美元、擴展A輪2,200萬美元以及戰略輪300萬美元。
- 治理:Allora網路採用去中心化治理模式。ALLO代幣持有者可以通過提案和投票的方式,參與到協議的升級和網路中「主題」的激勵機制等重要決策中。Allora基金會(Allora Foundation)也致力於支持網路的治理、協議的推廣和技術貢獻的協調。
- 歷史重要節點:
- 2024年2月中旬:Allora測試網第一階段啟動。
- 2024年3月中旬:Allora測試網第二階段啟動。
- 2025年1月10日:Allora網路成立Allora基金會。
- 2025年9月11日:去中心化AI網路Allora Labs完成300萬美元戰略融資。
- 2025年11月11日:Allora主網正式上線,並同步進行ALLO代幣生成事件(TGE)。
- 未來規劃:
- 主網啟動後:將推出新的預測資料流,例如真實世界資產和事件機率的預測。
- 持續發展:計劃增強工具集和多樣化「主題」類型,以吸引更多開發者和貢獻者。
- 2025年:計劃逐步推出更多關鍵功能。
- 教育推廣:在主網啟動前後,團隊會進行一系列教育推廣活動,介紹質押、驗證者職責和跨鏈橋接等內容。
- 技術與安全風險:
- AI模型複雜性:去中心化AI和機器學習模型的複雜性可能導致難以預測的錯誤或漏洞。
- 智慧合約漏洞:作為基於區塊鏈的項目,Allora的智慧合約可能存在未被發現的漏洞,可能導致資產損失。
- 預測準確性與可靠性:儘管Allora旨在提高準確性,但在某些複雜或資料稀缺的場景下,AI預測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仍可能面臨挑戰。
- 激勵機制操縱:如果評估者或工作者的激勵機制設計不當,可能存在被操縱的風險,影響網路輸出的品質。
- 經濟風險:
- 短期拋售壓力:由於初始流通供應量相對較大,加上空投分配,ALLO代幣在上市初期可能會面臨較大的拋售壓力。
- 中長期解鎖風險:早期支持者和核心貢獻者持有大量代幣,這些代幣在未來的解鎖期可能會給市場帶來額外的拋售壓力,尤其是在AI領域熱度下降時。
- 市場波動性:加密貨幣市場本身波動性大,ALLO代幣的價格可能受到整體市場情緒和競爭環境的影響。
- 競爭風險:去中心化AI領域正在發展,未來可能會出現更多競爭者,對Allora的市場份額和發展造成影響。
- 合規與營運風險:
- 監管不確定性:全球範圍內對加密貨幣和AI的監管政策仍在不斷演變,未來的政策變化可能對Allora的營運產生影響。
- 詐騙風險:市場上可能出現冒充Allora項目的詐騙活動(例如虛假的代幣空投),用戶需要警惕並仔細核實資訊。
- 社群參與度:Allora網路的成功依賴於大量工作者、評估者和用戶的積極參與,如果社群參與度不足,可能會影響網路的效用和發展。
- 區塊瀏覽器合約地址:
- EVM鏈:
0x8408D45b61f5823298F19a09B53b7339c0280489
- Base鏈:
0x032d86656Db142138AC97d2c5C4E3766E8c0482d
- BSC鏈:
0xCCe5F304fD043d6A4a4Fb583B98d5
- EVM鏈:
- 官方網站:allora.network
- 白皮書/文件:你可以在Allora的官方網站或相關文件頁面找到詳細的白皮書和技術文件。
- GitHub活躍度:建議查看Allora的官方GitHub倉庫,了解其程式碼更新頻率和開發社群的活躍程度。
- 社交媒體:關注Allora在X (Twitter)、Medium和Discord等平台上的官方帳號,獲取最新動態和社群討論。
代幣經濟學
Allora網路的經濟體系圍繞其原生代幣ALLO展開。ALLO代幣是網路中的「燃料」和「投票權」,用於驅動網路的各項活動和激勵參與者。
團隊、治理與資金
一個項目的成功離不開強大的團隊和資金支持。
路線圖
Allora項目的發展路線圖展示了其從測試到主網啟動,再到未來功能擴展的規劃:
常見風險提醒
任何區塊鏈項目都伴隨著風險,Allora也不例外。在參與之前,了解這些風險非常重要:
請注意:以上資訊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風險,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和風險評估。
驗證清單
為了幫助你進一步了解和驗證Allora項目,以下是一些重要的資訊來源:
項目總結
Allora項目旨在構建一個去中心化、自我改進的AI網路,通過匯集全球的AI模型,提供更準確、更安全、可驗證的預測服務。它通過獨特的「主題」機制、多角色協作(工作者、評估者、協調者)以及零知識機器學習(zkML)等技術,力求打破傳統AI的「資訊孤島」效應,讓AI智慧能夠更廣泛地應用於去中心化金融(DeFi)、AI代理和預測市場等Web3應用中。
ALLO代幣作為網路的經濟和治理核心,激勵著所有參與者的貢獻,並賦予代幣持有者對網路未來發展的投票權。項目團隊由經驗豐富的AI和區塊鏈專家組成,並獲得了頂級風險投資機構的資金支持。
總的來說,Allora提供了一個將AI與區塊鏈結合的創新方案,有望推動去中心化AI領域的發展。然而,與所有新興技術項目一樣,它也面臨著技術、市場和監管等多方面的風險。因此,在做出任何決策之前,強烈建議你自行進行深入研究,並諮詢專業的財務顧問。
更多詳情,請用戶自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