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數據停擺會讓更多資金流入Bitcoin嗎?
十月伊始,美國政府關門引發風險激增,然而Bitcoin(BTC)與其他主流加密貨幣一同上漲,同時黃金創下新高紀錄。
截至發稿時,Bitcoin報價為117,402.84美元,過去24小時上漲3%。這種即時反應屬於典型的「混亂買盤」。
然而,在這種膝反射式的反應之下,對於加密貨幣來說還有更重要的機制。數據中斷使得聯準會(Federal Reserve)的政策路徑變得模糊,進而影響到現貨交易型基金(ETF)的資金流入,而這些ETF已成為Bitcoin的主導邊際買家。
當華盛頓陷入停擺,支撐全球宏觀經濟的數據也隨之消失。美國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經濟分析局(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以及人口普查局(Census Bureau)在政府關門期間都會暫停數據收集與發布。
因此,美國每月的就業報告、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以及零售銷售數據要麼延遲,要麼完全缺席。這使得依賴這些市場數據來定價利率曲線的利率交易員和ETF配置者失去了關鍵參考依據。
在本輪週期中,這一情況尤為明顯,因為投資者本就傾向於預期2025年將進一步寬鬆。正當市場敏感時刻,移除非農就業(NFP)和CPI數據,往往會擴大信心區間並提升波動性。
條件變化
資金流動受美元和實質收益率驅動。政府關門初期對美元造成壓力,並推動市場預期更早降息,這種組合歷來對無收益資產較為有利。
這也是本次資金缺口導致加密貨幣市場上漲的可能原因之一。然而,具體機制可能會反轉,因為數據缺失會讓市場轉為「等待證據」的觀望態度,美元則可能因風險偏好減弱而走強。
風險偏好下降的環境可能會使ETF新資金流入減少,現貨流動性收緊,這也是為什麼數據中斷會放大下一個宏觀敘事的影響。
還有一個運作層面的問題。政府關門使金融監管機構僅維持最基本人力,非必要業務處理速度放緩。
對整個加密貨幣市場而言,這可能意味著ETF相關行動或其他行政時程(如altcoin產品審批)出現延遲。雖然這不是結構性問題,但會移除那些通常在短時間內集中資金流動的明確催化劑。
此外,亞洲的黃金週(Golden Week)已在十月初開始,使訂單簿流動性進一步減弱。與美國數據真空相結合,導致小額訂單對價格的影響比平時更大。
假期低迷加上政府關門加速了波動性。這創造了一個環境,使ETF的創建與贖回導致價格更劇烈波動,價格區間擴大,日內流動性首當其衝。
分歧路徑
當前市場格局為未來幾天的分歧走勢提供了機會。
在多頭情境下,NFP和CPI數據的缺席讓投資者認為聯準會態度偏鴿,美元持續走弱,資產配置者繼續強化「政策底」的敘事。
加密貨幣市場歷來在第四季度表現強勁,進一步增強了這一潛力。10月1日的價格上漲符合這一模式,也呼應了過去政府關門週市場傾向於避險和替代資產的情況。
在空頭版本中,數據中斷成為信心停滯的真空。缺乏新的宏觀數據,資產管理人延後加倉,做市商擴大買賣差價,任何負面衝擊都會提高新資金進場的門檻。
如果這與監管機構對非必要業務的拖延同時發生,市場可能陷入「催化劑沙漠」,ETF淨創建降溫,交易所深度縮水。這種組合往往對高貝塔資產(包括Bitcoin)不利。
實際上,觀察重點很簡單。第一個議題是政府關門的持續時間,因為數據缺失時間越長,私人代理指標對利率的影響就越大。這可能導致ETF將這些波動傳導至現貨市場。
第二個議題是美元和實質收益率。如果兩者在華盛頓關門期間走弱,通常會有逢低買入BTC的資金進場。相反,如果ETF需求減弱,而美元和實質收益率走強,價格最可能橫盤甚至下行。
最後一個議題是黃金週期間及之後的流動性狀況。訂單簿變薄會放大雙向波動。其淨效應是趨勢周圍的變異性增加,而非產生新趨勢,這對於紀律嚴謹、以資金流為導向的策略來說是一大利多。
美國數據中斷並不會神奇地將資本導入Bitcoin,而是改變了支撐ETF的宏觀資金流動管道,並在流動性較低的情況下推動更大的價格變動。
如果政府關門很快結束,且下一輪數據偏鴿,「混亂買盤」可能轉化為持續資金流入。若關門拖延或代理數據偏鷹,官方數據的缺席將更像迷霧而非自由。
免責聲明:文章中的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平台無關。用戶不應以本文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您也可能喜歡
Ethereum或將在18個月盤整後迎來關鍵突破,Bitcoin持穩於10萬美元以上

在Naval Ravikant背書後,Zcash因隱私敘事持續上漲,惟面臨過熱風險

SEC無異議救濟措施或將加速Bitcoin託管增長並推動機構採用

英國或將保留從沒收bitcoin中獲得的64億美元收益,而非全數歸還受害者

加密貨幣價格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