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9月1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公開向美聯儲施壓,預計其將「大幅降息」。此前市場預測顯示,美聯儲基準利率將從當前的4.5%區間下調至4.25%。特朗普的表態並非空穴來風,而是基於近期經濟數據中顯現的勞動力市場疲軟跡象,以及他一貫對美聯儲主席Jerome Powell的批評。
政治壓力下的經濟信號
特朗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直言:「我認為會有一次大幅降息。」若成真,這將是美聯儲自去年12月以來首次降息。他強調,美聯儲應立即行動,以應對勞動力市場的冷卻和生產者價格指數(PPI)的近期下滑。這一表態迅速在社交媒體上發酵,多位財經觀察者轉發並評論,稱其為「對Powell的公開施壓」。特朗普並非首次干預美聯儲事務。自其第二任期伊始,他就多次敦促美聯儲加速降息,甚至考慮替換Powell。此次言論的時機格外敏感,正值FOMC會議前夕,市場已普遍預期25個基點的溫和降息,但特朗普的「大刀闊斧」表述暗示他期待更激進的50個基點或以上調整。
9月11日晚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顯示,美國通脹率升至2.9%,核心通脹穩定在3.1%,雖高於美聯儲2%的目標,但月度漲幅僅0.4%,略高於預期。更關鍵的是,8月就業報告顯示,非農就業增長放緩,失業率小幅上升至4.2%,勞動力市場「冷卻」跡象明顯。特朗普將此歸咎於高利率的抑制效應,並藉機重申其關稅政策不會導致通脹失控。然而,批評者指出,特朗普的干預可能加劇美聯儲的獨立性危機。
美聯儲利率決議:從4.5%到4.25%的預測
9月18日凌晨2點(東八區),美聯儲公布利率決議,此前基準利率維持在4.25%-4.5%區間已逾九個月。市場共識指向25個基點的降息,將利率下調至4%-4.25%。CME集團的FedWatch工具顯示,94.2%的交易者預期這一幅度。這一預測源於多重因素:勞動力市場疲軟、通脹壓力趨穩,以及全球央行「36小時利率狂潮」的背景下,美國需跟進以避免美元過度走強。
美聯儲的謹慎源於雙重風險:一方面,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可能推高進口價格,引發新一輪通脹。另一方面,勞動力市場數據顯示,8月新增就業崗位低於預期,招聘放緩,這讓美聯儲擔心「最大就業」目標岌岌可危。美聯儲理事Christopher Waller在近期表示,如果8月數據進一步惡化,他支持「更激進的降息」。然而,多數經濟學家預計美聯儲將「謹慎前行」,9月降息後,2025年剩餘會議可能再切兩次25個基點。彭博社調查顯示,40%的受訪經濟學家預測年底前三次降息,但中位數為兩次。
Powell在Jackson Hole會議上的講話進一步強化了這一預期。他在8月22日表示,「經濟風險平衡已開始轉變」,暗示9月會議可能調整政策立場。儘管Powell避免直接回應特朗普,但強調不確定性(如關稅)可能導致企業投資收縮。9月15日後,Financial Times報導稱,美聯儲將「初始謹慎」,9月降息至4%-4.25%後,保持警惕以應對通脹和就業的雙重風險。如果降息幅度超出預期(如50個基點),市場可能解讀為經濟衰退信號;反之,維持現狀將加劇特朗普與美聯儲的摩擦。
從股市到全球貿易的連鎖反應
美聯儲降息至4.25%將直接刺激借貸成本降低,有利於房地產、消費和企業投資。短期內,美股標普500指數期貨在特朗普言論後上漲0.5%,科技股和加密貨幣領漲。然而,這一政策並非萬靈藥。New York Times分析指出,高利率已抑制經濟增長,若降息過慢,可能導致失業率進一步攀升至5%以上。另一方面,通脹風險猶存:特朗普關稅若實施,將推高消費品價格,核心CPI可能反彈至3.5%。
全球視角下,美國降息導致美元走弱,資金有望流入加密市場,bitcoin、ethereum等風險資產可能迎來短線拉升甚至衝擊新高。但需注意,美聯儲聲明中若仍強調「通脹壓力」,市場可能上演「買預期,賣事實」的戲碼,即短線上漲後迅速回落。
加入我們的社區,一起來討論,一起變得更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