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縱疑慮升溫,機器人大量湧入社交媒體

操縱疑慮升溫,機器人大量湧入社交媒體

CointribuneCointribune2025/09/12 14:28
顯示原文
作者:Cointribune

在Charlie Kirk於猶他州遭暗殺不到二十四小時後,社交網絡X上湧現大量呼籲復仇及提及內戰的訊息。數以千計的貼文,往往用詞如出一轍,將責任歸咎於左派。面對這波浪潮,多位研究人員懷疑存在人工放大行為。在這些煽動暴力的呼籲背後,一些帳號展現出自動化網絡的特徵。

操縱疑慮升溫,機器人大量湧入社交媒體 image 0 操縱疑慮升溫,機器人大量湧入社交媒體 image 1

重點摘要

  • Charlie Kirk遭暗殺事件引發X平台(前稱Twitter)上一波呼籲內戰的訊息浪潮。
  • 許多擁有可疑資料的帳號散播相同訊息,加劇外界對協調行動的懷疑。
  • 研究人員指出機器人網絡的典型跡象:AI生成的頭像、通用簡介、過往活動極少。
  • 目前尚無正式證據證明存在協調行動,但過去已有令人擔憂的先例。

內戰呼聲自最初數小時即湧現

Charlie Kirk於鹽湖城(猶他州)一場活動中遭暗殺的消息公布數小時後,X平台(前稱Twitter)便被大量敵意訊息淹沒,這些訊息呼籲內戰或對美國左派進行報復,與此同時,歐盟正準備對該社交網絡實施重大制裁。

這些貼文經常逐字複製,因其好戰語氣及迅速傳播而迅速引起關注。像是「這就是戰爭」「左派將為此付出代價」「你們根本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等語句被多次重複,來自許多極為相似且缺乏吸引力的帳號。

政治學家、聖地牙哥大學教授Branislav Slantchev在X上如此總結當前情勢:「我們將看到許多帳號實際上在推動美國內戰。這其中包括主導挑釁的Elon Musk,以及一支俄羅斯和中國機器人大軍,還有他們在西方的狂熱傳聲筒。」

許多用戶與研究人員注意到,這些帳號高度集中且具備反覆出現的特徵,顯示內容可能經過演算法或自動化放大:

  • 頭像由AI生成或取自圖庫;
  • 簡介內容通用,通常僅有幾個關鍵詞(如Christian、MAGA、Patriot等);
  • 大量帳號標註「NO DMs」等系統性說明;
  • 愛國主義橫幅與視覺元素、美國國旗或保守派人物語錄;
  • 除與本事件相關的貼文外,過往活動極少;
  • 發文時間極為密集,且多次發布相似訊息。

這些特徵單獨來看並不能構成自動化的正式證據,然而其累積與同質性加深了外界對X平台上存在假訊息或有組織放大行動的懷疑,並利用Kirk遇刺事件所帶來的震撼。

演算法操控疑雲但尚無正式證據

儘管可能存在協調操控的跡象眾多,目前尚無任何公共機構、網絡安全中心或主流平台證實與本事件相關的協調機器人行動。

然而,多項研究指出,外國勢力放大極化言論的行動早有先例,例如「Spamouflage」(被歸屬於中國的網絡)或「Doppelgänger」(親俄影響力行動),這些行動已透過假帳號網絡與AI生成內容針對美國發動攻勢。

2024年,Global Witness調查曾發現45個外觀普通的帳號,單獨就產生了超過40億次極化內容的曝光。

與人工智慧相關技術的快速發展,現已讓這類行動更難被察覺。帶有人類語氣、拼寫無誤、發布時機可信的貼文,如今可大規模工業化產出。

今年二月發表於Plos One的一項研究還指出,自Elon Musk收購X以來,仇恨言論的數量有所增加,但不真實帳號的比例並未下降。

隨著聯合國對深度偽造技術的警告日益增多,這波在X上呼籲內戰的浪潮規模與激烈程度,或許只是更大規模戰爭的前兆——這場戰爭將在演算法與伺服器之間展開。即便外國干預的假設尚待證實,這也凸顯了一個根本事實:現代政治混亂不再僅於選票箱或街頭爆發,更可能,甚至尤其是在程式碼幕後悄然醞釀。

0

免責聲明:文章中的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平台無關。用戶不應以本文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PoolX: 鎖倉獲得新代幣空投
不要錯過熱門新幣,且APR 高達 10%+
立即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