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Cloud中立舉措將重寫機構金融規則
- Google Cloud 推出 GCUL,一個專為機構金融打造的 Layer-1 區塊鏈,目標鎖定代幣化資產與跨境結算。 - GCUL 採用以 Python 為基礎的智能合約,以降低企業採用門檻,並與 CME Group 合作,計劃於 2026 年正式推出。 - GCUL 定位為「具公信力的中立」私有網路,挑戰如 Stripe 的 Tempo 和 Circle 的 Arc 等企業區塊鏈。 - 該平台的成功關鍵在於吸引多元機構參與,同時維持合規性與公信力。
Google Cloud 正加速進軍機構級區塊鏈基礎設施領域,開發 Google Cloud Universal Ledger(GCUL),這是一個 Layer-1(L1)區塊鏈,旨在促進資產代幣化、跨境結算和批發支付。今年早些時候,該項目在與 CME Group 的聯合試點中首次宣布,最初被描述為一個分散式帳本,並未明確歸類為 L1。然而,根據 Google Cloud Web3 全球策略負責人 Rich Widmann 在 LinkedIn 上的貼文,該公司現已確認 GCUL 為 Layer-1 區塊鏈,強調其作為可編程、高效能且專為金融機構量身打造的基礎設施角色。
GCUL 的一大特色是採用基於 Python 的智能合約,這一選擇有別於現有區塊鏈生態系統中更常見的 Solidity 和 Rust。Widmann 表示,這種做法旨在降低企業開發者和已熟悉 Python 的金融工程師的進入門檻,而 Python 是數據科學和機器學習領域廣泛使用的語言。該平台同時被定位為「可信中立」的基礎設施層,這與如 Stripe 的 Tempo 和 Circle 的 Arc 等企業區塊鏈形成對比,後者與各自的支付和穩定幣生態系統緊密相連。
目前,GCUL 正在私有測試網上運行,CME Group 已完成第一階段的整合與測試。雙方計劃於今年晚些時候與市場參與者展開更廣泛的試點,目標於 2026 年正式上線。CME Group 稱該技術有望實現抵押品、保證金和費用的低成本、全天候(24/7)結算,這與現代化金融基礎設施的更廣泛努力相契合。
與開放的公有區塊鏈不同,GCUL 被設計為一個私有、需授權的網絡,以符合機構金融的監管和合規需求。這種設計使其能為銀行、交易所和金融科技公司提供量身定制的解決方案,同時保持與金融監管的協調一致。Widmann 強調,GCUL 的中立性是其吸引力的關鍵,因為它不受單一實體控制,任何機構都可採用,而無需擔心加強競爭對手的生態系統。這與企業主導的區塊鏈形成對比,後者的採用可能鞏固現有市場勢力。
Google 進軍機構級區塊鏈基礎設施,使其直接與該領域的其他主要參與者競爭,包括 Circle、Stripe 和 Ripple。雖然 Circle 的 Arc 和 Stripe 的 Tempo 被定位為與各自支付及穩定幣生態系統綁定的專有解決方案,Google 則押注於 GCUL 的開放基礎設施和可擴展性,以吸引更廣泛的金融機構。該公司還強調其全球雲端基礎設施是一大差異化優勢,使 GCUL 能夠支援數十億用戶和數百家機構。
儘管雄心勃勃,GCUL 的中立性仍存在爭議。Widmann 雖然主張該平台設計為開放且可訪問,但批評者質疑 Google 在掌控區塊鏈的情況下,是否真的能稱為中立的基礎設施提供者。該平台的長期成功將取決於其能否吸引多元化的機構用戶,並證明其能在不偏袒任何參與者的情況下運作。
GCUL 架構的技術細節目前仍有限,不過 Widmann 表示未來幾個月將發布更多資訊。該平台的路線圖包括擴展至其他科技公司,如 Amazon 或 Microsoft,這些公司可運行 GCUL 以更好地服務其客戶。這一願景反映了 Google 從基礎設施託管轉向協議開發的更廣泛策略,這一轉變可能對機構級區塊鏈的未來採用產生重大影響。
來源:

免責聲明:文章中的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平台無關。用戶不應以本文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您也可能喜歡
國際清算銀行:全球外匯交易量於四月飆升至9.6兆美元
AI x Crypto 2025:機器經濟將推動下一波Ethereum熱潮嗎?
Chainlink、Swift與UBS成功試點代幣化基金解決方案,有望革新100兆美元產業
Visa啟動穩定幣試點以加速全球支付
Visa推出基於穩定幣的試點計劃,以加快跨境支付流程。該試點允許企業實時處理交易並輕鬆獲取流動性。此舉與美國監管進展後穩定幣的增長趨勢相契合。

加密貨幣價格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