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書危機到萬物上鏈:為什麼區塊鏈是資本市場數位轉型的必經之路?

資本市場歷經數十年變革,從紙本股證演進為電子交易,卻依然深陷於低效率、資訊不透明與系統性風險等結構性問題。前 SEC 高階法律顧問 TuongVy Le 近日與金融專家 Austin Campbell 共同發表報告,主張區塊鏈與資產代幣化將重塑市場結構,打造一個更直接、透明且抗風險的金融體系。
1/ Today we’re publishing Crypto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Capital Markets. Skeptics like to say crypto is a solution in search of a problem, but in reality, it’s an answer to a decades-old one that the traditional securities markets still haven’t fixed: the lack of a more direct,… pic.twitter.com/G2ZlH8VTjg
— TuongVy Le (@TuongvyLe12) May 12, 2025
一場由紙本股證引發的災難:資本市場的歷史創傷
報告開場先回顧 1960 年代華爾街的「文書危機」。當時交易量暴增,但交易仍依賴人工與紙本股證處理,導致券商交割延遲、大量交易失敗,甚至需暫停交易日讓後台作業「追趕進度」:
紐約證交所在 1968 年統計,當年有超過 26 億美元的證券無法成功交付,最終導致超過 100 間券商倒閉。
這場危機促使國會與 SEC 進行大規模改革,包括制定《證券投資人保護法》、強化清算機制,最終形成今天高度中介化的證券交易制度。
放大現今資本市場架構:「效率困境」與「壟斷風險」並存
儘管初衷是為了解決資訊不對稱與市場操縱問題,但報告表明,今日的市場架構卻成為效率的障礙:
從券商、做市商、清算機構、轉讓代理人、登記機構到數據平台,每一層中介不僅抽取手續費,也形成資訊壟斷、增加摩擦成本與風險集中。
例如,當前幾乎所有美國股票交易的清算,皆由美國存款信託與清算公司 (DTCC) 旗下的 DTC 與 NSCC 部門處理,這種集中化結構已形成實質壟斷。而「街名持股 (Street Name Registration)」制度更讓投資人與發行公司脫節,加重監管與溝通成本。
所謂「街名持股」指的是,民眾透過券商購買股票時,股票的法律擁有者並非自己,而是登記在券商或其他代名持股人的名下;存在資訊不透明、股東權益稀釋、風險集中於中介商等隱憂。
資本區塊鏈的金融潛力:重構交易的基本邏輯
報告進一步對此指出,區塊鏈與資產代幣化技術可從根本上重構資本市場結構。其五大優勢包括:
-
去中介化:交易可透過智能合約與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 完成,省去多層中介。
-
即時清算:區塊鏈實現原子性交易,無需 T+1 延遲,降低對手風險。
-
公開透明:所有交易皆可鏈上驗證,提升監管與投資人信任。
-
可程式化金融:可設計自動清算、條件履約、去信任託管等複雜功能。
-
韌性更強:區塊鏈去中心化架構減少單點故障風險,提升金融系統穩定性。
Le 表明:「若這項技術在 1960 年代就已經存在,資本市場的整體樣貌可能早已截然不同。」
(從摩根大通到以太坊:鏈上「可控隱私」如何改變區塊鏈及金融遊戲規則?)
技術非萬靈丹:風險認知與監管的下一步
另外,報告也沒有避談區塊鏈系統的潛在問題,包括智能合約漏洞、私鑰遺失風險、鏈上資訊被濫用或操縱等。尤其在去中心化架構下,缺乏明確的責任歸屬與監管對象,也讓反洗錢與消費者保護成為重大挑戰:
無論是 DEX 的「三明治攻擊」、MEV 問題,或是 CEX 可能出現的資產挪用、內線交易等風險,皆需透過制度設計與法規創新來因應。
立法呼聲高漲:打造下一代金融市場的契機
報告指出,美國正在推動如《21 世紀金融創新與技術法案 (FIT21)》、Lummis 與 Gillibrand 的《負責任金融創新法案 (RFIA)》等多項立法草案,正是打造新金融架構的關鍵時刻。
Le 主張,監管應跳脫「加密資產究竟是證券或商品」的舊思維,轉向探討「如何讓資本市場的基礎設施更有效率與透明」:
共同重點是設計一套既能保留區塊鏈優勢,又能化解新型風險的現代化市場監管框架。
(證券代幣化規模達 226 億鎂!SEC 主席 Atkins:貝萊德、富蘭克林已佈局,監管法規需與時俱進)
傳統資產終將「上鏈」,重新定義金融市場
報告最後預言,加密技術的終極價值不在於交易比特幣或 NFT,而是作為未來資本市場的骨幹基礎。Le 總結道:「股票、債券、基金甚至房地產,最終都將被代幣化並『上鏈』,讓全球金融體系更加開放、民主且高效。」
這不只是新技術,而是建構金融未來的機會。我們不能錯過。
(把美股和 ETF 搬上鏈!Ondo 創辦人 Allman:券商爭相合作,貝萊德、高盛將參與治理驗證)
這篇文章 從文書危機到萬物上鏈:為什麼區塊鏈是資本市場數位轉型的必經之路? 最早出現於 鏈新聞 ABMedia。
免責聲明:文章中的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平台無關。用戶不應以本文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您也可能喜歡
MICA Daily|美中達成貿易休戰協議,比特幣價格些微下跌

「競爭幣旺季」要來了?!交易員信心喊話:「單日飆 40%」將成常態

遭「爆料」72 小時內發行迷因幣!Truth Social 闢謠否認

新手買家 FOMO 、主力卻在觀望!分析:比特幣短線恐盤整

加密貨幣價格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