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萊德比特幣解說影片引爭議!是否暗示改變 2100 萬枚供應上限,遭疑發起硬分叉增量

知名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 (BlackRock) 於 12/18 在發布了一段 3 分鐘的比特幣 (BTC) 介紹影片,內容提到比特幣的主要核心之一,也就是 2100 萬枚的固定供應量。然而,影片字幕中的一句話卻引發比特幣社群的廣泛討論,也就是:「不能保證比特幣的 2100 萬枚供應量不會改變。」這句話讓比特幣支持者感到不安,甚至懷疑貝萊德是否在為未來可能發起的硬分叉或修改比特幣協議做鋪路。
比特幣社群的疑慮與回應
在影片發布後,比特幣支持者們也陸續回應,有人問說貝萊德是不是在想辦法實施「硬分叉」來增加比特幣的供應量,而也有人覺得這「很詭異」,會不會是貝萊德想要影響比特幣協議。截至目前 Dune 數據顯示,貝萊德透過自家發行的比特幣現貨 ETF,已經管理超過 52.4 萬枚比特幣 (BTC),市值約 530 億美元。
供應上限為比特幣核心價值,曾引發歷史性爭議
比特幣的固定供應量為比特幣主要核心概念之一,也是許多比特幣愛好者所堅信的信仰。
- 固定供應的意義:比特幣不會像國家法幣那樣因無限制印鈔而貶值,被認為是一種抗通膨的「數位黃金」。
- 改變上限風險:改變供應量可能直接破壞比特幣的核心價值,導致信任崩盤。
這讓人聯想到 2015 至 2017 年的「比特幣區塊大小戰爭」,當時兩派人馬因為區塊容量大小以及協議控制權進行激烈辯論,最終小區塊派獲勝,比特幣的核心特性得以保留。這場爭論最終也促成了比特幣現金 (Bitcoin Cash,BCH) 的誕生,由支持大區塊的派系分叉而來。
(速讀 Vitalik|比特幣區塊大小戰爭反思:兩種觀點的故事)
是否需要改變上限,安全預算問題浮現
然而,也有部分比特幣支持者認為,未來可能需要提高供應量以解決所謂的「安全預算危機」。對於比特幣礦工來說,目前收入有兩部分,分別是「每個區塊所生成的比特幣」和「交易手續費」。
但是比特幣因為每四年減半機制的關係,導致區塊獎勵會跟著減少,進而縮減礦工收入。有部分開發者擔心,未來如果只靠手續費可能無法負擔礦工的運營成本,比特幣的網路安全性勢必會受到影響。
而比特幣開發者 Nikita Zhavoronkov 在年初表示:「大幅增加手續費收入的可能性不高,必須改變 1 MB 的區塊限制。」然而比特幣安全資產管理公司 Casa 的 CTO Jameson Lopp 則認為,關於安全預算的擔憂目前只能算是假設性問題,沒有實際證據能支持這個說法。Lopp 建議應該要持續擴大比特幣全球採用來緩解此問題。
貝萊德影片是否隱藏意圖
但貝萊德影片當中的那句話是否只是單純的提醒,還是有意圖的暗示,目前還說不準。但這番言論已經讓比特幣社群開始反思該如何守住比特幣協議的核心價值。
Adam Back 解釋:只是法務需求
比特幣早期開發者 Adam Back 解釋,暗示改變 2100 萬枚供應上限是錯誤的,只是他們的律師確保如果社群更改了上限數字,他們不會被告。他們的律師讓他們寫下這句話,因為他們銷售投資產品,代表他們對此沒有控制權。。這對律師來說很重要,因為他們知道到這超出了他們的控制範圍。
這篇文章 貝萊德比特幣解說影片引爭議!是否暗示改變 2100 萬枚供應上限,遭疑發起硬分叉增量 最早出現於 鏈新聞 ABMedia。
免責聲明:文章中的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平台無關。用戶不應以本文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您也可能喜歡
巴菲特解釋“退休”決定:開始偶爾失去平衡,有時甚至記不起一個人的名字
巴菲特坦言年齡的影響,最終促使他做出決定將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管理權交給 Greg Abel。
摩根大通、Chainlink 和 Ondo Finance 測試跨鏈結算代幣化國債基金
簡要概述:摩根大通的區塊鏈部門Kinexys、Chainlink和Ondo Finance合作測試跨鏈結算一個代幣化美國國債基金。該試驗顯示出傳統金融和去中心化金融開始融合的趨勢。

分析師表示,Robinhood 以1.79億美元收購WonderFi的交易可能使收入增長10%
簡要概述 這筆全現金交易的估值為2.5億加元,約合1.79億美元。Robinhood在2024年的加密貨幣交易量達到1410億美元,而WonderFi的加密貨幣交易量約為25億美元。

eToro在納斯達克首次亮相,擴大IPO定價後上漲29%
加密貨幣和股票交易平台eToro在納斯達克首日交易中股價上漲29%。在eToro首次公開募股的前一天,該公司表示其股票定價“超額”,每股52美元。

加密貨幣價格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