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W 2025:AI 与 Web3 融合,DeFAI 崛起下的安全新挑战
6 月 26 日至 27 日,伊斯坦布尔区块链周(IBW 2025)聚焦 AI 与 Web3 融合趋势。在其中两场圆桌论坛上,安全公司 CertiK 首席商务官 Jason Jiang 与多位专家,就 AI 技术在 DeFi 中的应用现状与安全挑战展开深入讨论。
6 月 26 日至 27 日,伊斯坦布尔区块链周(IBW 2025)聚焦 AI 与 Web3 融合趋势,成为今年 Web3 安全讨论的重要场域。在 IBW 的两场圆桌论坛上,安全公司 CertiK 的首席商务官 Jason Jiang,与普华永道土耳其网络安全服务主管 Nurettin Erginoz、Bitlayer 联合创始人 Charlie Hu 等专家共同参与,就 AI 技术在 DeFi 中的应用现状与安全挑战展开了深入讨论。
讨论中,“DeFAI”(去中心化人工智能金融)成为关键词。嘉宾们指出,随着大语言模型(LLM)和 AI 代理的快速发展,一个全新的金融范式——DeFAI(去中心化人工智能金融)正逐步成型。然而,这一变革也带来了全新的攻击面和安全隐患。
“DeFAI 拥有广阔的前景,但也让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去中心化系统中的信任机制,”Jason Jiang 表示:“与基于固定逻辑的智能合约不同,AI 代理的决策过程受上下文、时间,甚至历史交互影响。这种不可预测性不仅加剧了风险,也为攻击者创造了可乘之机。”
“AI 代理”本质上是能够基于 AI 逻辑进行自主决策和执行的智能体,通常由用户、协议或 DAO 授权运行。其中,最典型代表是 AI 交易机器人。当前大多数 AI 代理运行在 Web2 架构之上,依赖中心化服务器和 API,这使其容易受到注入攻击、模型操控或数据篡改等威胁。一旦被劫持,不仅可能导致资金损失,更可能影响整个协议的稳定性。
论坛中还提及了一个典型攻击情境:当一名 DeFi 用户运行的 AI 交易代理正在监测社交媒体消息作为交易信号时,攻击者发布虚假警报,例如“协议 X 遭受攻击”,就可能诱使该代理立即启动紧急清仓。这种操作不仅会导致用户资产损失,还会引发市场波动,进而被攻击者通过抢先交易(Front Running)加以利用。
针对上述风险,嘉宾们普遍认为 AI 代理的安全不应由某一方单独承担,而是用户、开发者与第三方安全机构的共同责任。
首先,用户需要清楚代理所拥有的权限范围,谨慎地授予权限,还要注意审查 AI 代理的高风险操作。其次,开发者则应在设计阶段就实施防御措施,例如:提示词加固、沙盒隔离、速率限制和回退逻辑等机制。而像 CertiK 这样的第三方安全公司,则应为 AI 代理的模型行为、基础设施、以及链上集成方式提供独立审查,并与开发人员和用户合作,识别风险并提出缓解措施。
讨论最后,Jason Jiang 警示道:“若继续把 AI 代理当作‘黑箱’,现实世界中发生安全事故只是时间问题。”对于正在探索 DeFAI 方向的开发者,他给出的建议是:“与智能合约相同,AI 代理的行为逻辑同样由代码实现。既然是代码,就有被攻击的可能,因此需要进行专业的安全审计和渗透测试。”
IBW(Istanbul Blockchain Week)作为欧洲最具影响力的区块链盛会之一,累计吸引全球开发者、项目方、投资者与监管者共计超过 1.5 万人参与。今年,随着土耳其资本市场委员会(CMB)正式启动区块链项目牌照发放,IBW 的行业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免责声明:文章中的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的观点,与本平台无关。用户不应以本文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
你也可能喜欢
比特币冲高11万!但宏观利好真能托住20万牛市?

SIM卡调包攻击猖獗,致加密资产损失近5000万美元
比特币牛市“生死局”:Cathie Wood发声与非农数据激战市场

比特币冲高受阻于11.2万美元,Arthur Hayes警告8月底前市场可能横盘或小幅下跌

加密货币价格
更多








